出身平凡,立志传承。 陈桂均,四川巴中经开区野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出生于南充市仪陇县普通人家,2002年迁居巴中,通过三代人40余年对养蜂技术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探索,受其影响,立志传承和发展壮大蜂产业,让他当之无谓成为家喻户晓的巴中“蜂王”。 苦心经营,不懈发展。 在传承家族40余年养蜂技艺的基础上,2009年他扩大养蜂场规模,在巴中市西华街开设专卖店,成为远近闻名的天然蜂蜜销售个体户;2011年成立“巴中市野蕊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运作,以“服务社员,致富农民”为宗旨,以产销结合模式开拓市场;2016年成立四川野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50万元,在巴州区枣林镇、南江县红岩乡、通江县铁厂乡自建中蜂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4个,保育中华蜜蜂1300余群,年产中蜂土蜂蜜2万余公斤,并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巴中辖区26个村、1200多农户签定技术指导、保底回购协议,年收购20吨,促进巴中特色蜂产业发展,同时与26户、5200群养殖西蜂的养蜂专业户及家庭农场、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年输出成熟优质蜂蜜100多吨,成为四川省蜂业知名企业和巴中市优质蜂蜜供应企业,先后评选为四川省蜂业学会会员企业、青年企业家会员企业,获得《巴中市第二届“联通杯”青年创业大赛二等奖、四川省第三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荣誉。2017年升级为规上企业,2018年公司产品获得了”四川扶贫”商标认证,2019年陈桂均被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专注研发,丰富产品。 依据天然、营养、健康原则,围绕中华土蜂蜜、成熟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五个大类,严格按照蜜蜂自然酿造达到41波美度以上的成熟产品标准,引进先进低温成熟蜜过滤工艺,开发出高山土蜂蜜、光雾山土蜂蜜、高山土蜂巢蜜、巴山春蜜、百花蜜等系列产品22个,以手艺人的情怀和标准做成熟原蜜的先行者。已注册产品专利16项,并联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进行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物联网技术智能养蜂平台,实现了蜂箱状态实时监测、养殖生产全过程监测、技术教学视频培训,从而达到蜂农劳动强度能减轻、产品安全可溯源、产量品质大提升,为全国蜂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加强推广,开拓市场。 公司在淘宝、天猫、有赞商城、京东等网络平台和线下直营专卖店、展会进行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推广,单品销量1万瓶以上,客户转化率达12%,长期购买会员12万多,复购率达51%-79%,并在行业率先进行小程序营销、人格化IP打造,目前正向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向发展,多次与网红达人合作,曾一次卖出5000多瓶,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同时中石化、川航国际、中国电信、立白集团、御医严选等企业渠道异业联盟,实现会员数据无缝对接,大幅拓宽售货渠道,被媒体多方宣传报道,并在行业有较好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目前已成为巴食巴适热销品牌企业。 助推产业扶贫 情系窑坡里村 陈桂均依托巴中丰富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对生态蜂业全产业链开发的同时,也在扶贫助困的道路上不遗余力。 通江县诺水河镇窑坡里村位于巴中北部边缘,海拔1300米,临汉中南郑和铁厂河国有林场,广袤的森林如一床厚实的被子,将群山覆盖得严严实实,全村仅有50多户人,生活如同“世外桃源”,2014年苟家坪村(曾用名)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扶贫,村里自来水通了,灯亮了,路畅了,硬件提升了,但如何持久增收是当地群众一直期盼的事,2018年来到苟家坪村,通过对当地的气候、植被环境、村民诉求的考察,他察觉苟家坪村需要他和他的养蜂产业帮扶,怀着一颗扶危济困的心怀开始他扶贫之路。 技术扶贫。免费向贫困户传授养蜂技术。产蜜后,再拿现钱从贫困户手中将蜂蜜收走,这种“传技术,包销售”的模式,带动脱贫。 机制阻贫。为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从制度上他采取“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产业扶贫机制,由村集体出资建设养蜂基地,公司技术支持和负责销售,按照最高利益分配机制结算村收益,让每个贫困户收益,如今的300箱蜜蜂已经成为村里最稳当的集体经济收益,这是产业扶贫机制的成果。按照这种模式,成功帮助通江县诺水河镇窑坡里村、至诚镇洪山塘村的村民致富增收。 培训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更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陈桂均计划建一所养蜂技术培训学校。据介绍,目前,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等高校已开设专门的蜂学系,但录取分数高,录取人数较少,对大部分农民朋友来说不现实。陈桂均计划充分利用野蕊蜂蜜专业技术团队和养蜂产业基地,让农民朋友既可以学习到技术理论,也可以开展基地实践,提升养蜂技能,从外行变内行,由生手变熟手,让养蜂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奋发前进 未来可期 企业规划以专注发展中华土蜂全产业链为核心,实行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聚集社会力量合力发展,公司计划2022年在巴中建设1个巴中中蜂产业示范园区,1个巴中中蜂繁育基地,1个核心保种场,10个“巴中中蜂”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提高全市蜂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带动50000户农民养蜂致富,打造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地标蜂蜜品牌,既提升巴中蜂业产业价值,形成连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又通过蜜蜂为农作物传花授粉,增产增收30%-92%的显著成效,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配套产业,为巴中蜂业振兴和粮食保障贡献企业力量,促进产业融合,奋力发展成为巴中乃至全国蜂产业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