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从巴中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纳入巴中“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战略。相继印发巴中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创建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建示范效果不断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提升。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6%,饮用水及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市64%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绿色价值转化不断提档增速。目前我市建成县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1个,主导产业基地88.5万亩。南江黄羊、通江银耳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巴中云顶”等7个产品获欧盟有机认证,南江金银花等6种优质农产品远销欧洲,全市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8%。成功入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批全域试点市。 生态安全防线不断筑牢夯实。从严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出台了《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办法》。同时推动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和固废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率先出台《重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建立重点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制度,高压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来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00余件,对生态环境案件被告人判处实刑22件31人,刑事拘留17人。 绿色生活风尚正在加快形成。坚持节能减排,严控“两高”项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一方面立足燃气、水资源丰富,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强化“散乱污”项目整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和固碳技术等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加快碳达峰进程,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通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倡导民众绿色低碳出行,反对奢侈浪费,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积极编制环保知识读本,强化“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引导。 |
为深入贯彻县委“3+2+3”产业体系发展战略,青云镇紧抓全市全县医药健康产业链发展机遇,立足本[详细]
4月21日,四川省巴中市"红心杯"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恩阳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市中小学校的185支代表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