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巴中市第二中学科学规划,精心研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培训工作。本次研修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众,面临难题多,学校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在近九个月的时间里,从校本研修、网络研修到考核迎检,信息技术2.0工程慢慢走进老师们的工作与生活,成为老师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参训老师已通过县、市级平台抽检。 创新团队管理,保障有力 为让研修培训工作落地落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轶亲自挂帅,创新成立三大团队推进教师信息技术2.0工作。 成立领导团队 由刘轶校长牵头,相关校级领导、教科处负责人、信息中心负责人及各年级主任组成领导团队,依据“角色定位、分级考核”机制对指导团队、工作坊坊主、学员实施“三级”考核,确保“工程2.0”工作成果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成立指导团队 由信息中心负责人、教科处负责人牵头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团队,进行具体指导,带动、督促参训教师积极参培,并在培训中反思,反思后实践,实践中提升。 组成审核团队 由信息中心牵头各坊主、备课组长组成的审核团队,通过全检、互检、抽检,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全员过关。 精心组织施策 推进有序 创新研修模式 将2.0研修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效结合,探索出了“能力自诊、问题调研—问题导向、精准计划—聚焦主题、深度研究—研修总结、成果提炼—成果共享、常态应用”这一学科校本研修新路径,助力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校本研修机制。 重视集体研修 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班级老师、同年级的老师之间的互助力量,利用集体教研时间、专题探讨时间及课余时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在能力点材料的准备及课堂实录的录制过程中,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把握时间节点 根据《巴中市第二中学关于全面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通知》安排部署,学校于3月召开指导团队推进会,对指导团队工作进行分工、安排;5月召开了坊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推进会,指导教师上传材料;6月召开抽检团队工作会,组织各学科组组内全检、学科互检、专家盲检;抽检完成后立即召开整改工作会,老师们对标整改……有序推进了此次研修培训工作。 重视转化运用,务实有效 在信息技术2.0培训过程中,要求老师更新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收集、加工、组织、运用等技能。鼓励老师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培训,老师们学会了:通过思维导图软件制作思维导图,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整合;利用鸿合微课工具制作微课,解决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用问卷星进行学情分析,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精美PPT课件,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使用手机录制课堂实录,通过反复观看来查找自身的不足,完善课堂教育方式方法;利用QQ影音剪辑视频并在课堂上展示,拓宽学生视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信息技术2.0研修培训为契机,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摸索出一条更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
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切实提高市民对肿瘤防治的认知,增强防癌抗癌[详细]
4月18日,巴中市质检中心党组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结业式,党组书记、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