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喜讯!平昌翻山铰子入选国家级案例

2023-2-24 08:40|编辑: 石凤琼| 查看: 8033| 评论: 0 |来自: 平昌融媒

放大 缩小
简介:2月23日,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已新鲜出炉。经地方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初步确定了146个案例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其中,平昌县入选一例,文艺演出 ...

   2月23日,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已新鲜出炉。经地方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初步确定了146个案例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其中,平昌县入选一例,文艺演出类——平昌县翻山铰子

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公示

 

平昌县非遗项目:翻山铰子

简介

        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舞蹈。它以其铿锵之声,粗犷豪放之舞,翻飞于大巴山秀美的山川、田园间,历经百余年,发展成为了汉民族一种十分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

背景


        “翻山铰子”中的“翻山”指舞动道具的方式,“铰子”既是乐器,也是手中的道具。翻山铰子所具有的民族民间和地域特色堪称巴文化艺术一绝。2008年,“翻山铰子”被列入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翻山铰子起源于四川省平昌县龙岗乡,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距离平昌县城51公里。龙岗乡东接平昌县的西兴镇,南与达州市回龙乡相邻,西临营山县悦中乡,北靠平昌县响滩镇。全乡辐员面积11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有人口近40000人,全系汉族。

        “铰子”本是当地巫师(俗称“端公”)跳神驱鬼时使用的法器,当地居民每当逢灾遇病时,就延请巫师击着铰子用各种风趣优美的动作来愉悦鬼神,使之不再为害。明末清初,翻山铰子舞在当地十分盛行,清朝末年,通过平昌县著名的铰子艺人——苏新太和李明亮二人对铰子的大胆改造后,翻山铰子才逐渐在婚嫁、寿诞等各种喜事中广泛演出,用来烘托喜庆热闹气氛,翻山铰子也由此成为了“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活动。

        建国后,“翻山饺子”以其欢快热烈、刚健粗犷的气质受到广大山区人民的喜爱,它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时在平昌县龙岗及周边地区流行着一句话:“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娶亲”。可见,当时的翻山铰子作为一项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百姓生活,非常具有影响力。


舞蹈特色

        当“翻山铰子”上升为一种喜乐舞蹈,就不仅是一个道具了,要把单一的铰子变得有观赏性,以满足老百姓喜欢,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代代艺人们在铰子击打上也是煞费苦心,做足文章,将简单变繁复。

        “翻山铰子”的表演有相对固定和成熟的模式,在唢呐和锣鼓的伴奏声中,铰子手(表演者)合着节拍,挥动双铰,不时放长或收短铰上所系的绳子,忽而甩过头顶,忽而绕过腰腿翻旋飞转,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展现出种种优美的舞姿和造型。

        起初《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男子舞蹈。由于技巧性强,一般以单人表演为主,以后发展了双人、三人和四人等多种表演形式。

        翻山铰子的基本动作,根据放长和收短铰绳动作而区分为“长绳铰”和“短绳铰”两个类别。其打法,大都由打、擦、翻、转四种方式构成,约有四十多个动作。大多数动作都冠以形象化的名称,如“白鹤亮翅”、“风吹杨柳”、“团鱼晒壳”、“青蛙晒肚”、“扑地莲花”、“跑马射箭”等等。

        而且无论动作怎样变化,也无论延续多久,其进行的节奏总是均匀而平稳。但在均衡的节奏下,动作却时大时小,时起时伏,动静相济,显示出张弛和跌宕。整套动作不但没有单调平直的感觉,反而让观众觉得别有情趣。

        近年来,翻山铰子艺人竞相创新,将铰子搬到方桌和长凳上表演,形成了“高台铰子”这一新样式。远远一看,艺人们在高台上左右腾挪,颇有腾云驾雾之势,充分展现了翻山铰子的惊、奇、险、美。

        由简单到繁复,音乐由单一的击铰发展为与唢呐、锣鼓等组成合奏,表演形式由最初的田间地头表演发展到个人参加调演,再到集体舞,直至发展壮大为大型广场舞和舞台舞蹈。

        翻山铰子不仅是一项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平昌县还将其融合创新,创立“翻山铰子”理论宣讲队,用传统技艺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为群众送上‘视听盛宴’的同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并获得《四川观察》《川观新闻》聚焦。

        翻山铰子荣誉奖项: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四川省首届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四川省第三届旅发大会金奖’全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优秀展演节目‘全国首届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金土地奖”。

        歌舞《追梦》,是平昌县大型民俗歌舞剧《下里巴人》的选段,巴蜀特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民俗舞蹈融入其中,将巴人千百年的精神追求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阳春白雪式地表达。该作品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全省群星奖声乐类比赛二等奖、四川省《乡村好声音》金曲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群众歌曲征集优秀作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