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规范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以工代赈政策带动农村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的功能作用,今年7月以来,市发展改革委采取多项工作举措,切实开展以工代赈项目规范提升专项行动,推动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落实,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自查自纠,全面规范项目实施 对照省发展改革委今年印发的以工代赈工作“十项制度”“十项规范”要求,组织各县(区)以组织群众务工、劳务报酬发放、项目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资金管理使用、建设内容及规模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十三五”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持续巩固工作成效;聚焦前期工作、施工管理、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技能培训、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2021年项目规范提升和2022年储备项目前置性审查工作,及时查漏补缺、纠偏纠错,确保以工代赈项目平稳推进、规范实施。 强化督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强化工作督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和交叉检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问题整改销号制度,指导县(区)建立问题台账,对照政策要求细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排查及整改工作从严从实。在务实抓好整改问题的同时,加强政策和技能培训, 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内涵,宣讲以工代赈项目的特殊要求、组织实施要点,明确政策底线和红线,切实提升基层以工代赈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以工代赈政策真落地、见实效,“赈济”作用惠及人民群众。 巩固提升,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以规范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推广项目实施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市域内工作交流。指导县(区)完善县级以工代赈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储备谋划、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编制、遴选评估、建设管理、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竣工验收、绩效评价等,推动形成以工代赈项目规范实施、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长效机制。 |
4月21日,四川省巴中市"红心杯"中小学生运动会在恩阳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市中小学校的185支代表队[详细]
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切实提高市民对肿瘤防治的认知,增强防癌抗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