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中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其中,参会政协委员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肩负广大新阶人士重托,满怀履职热情,将在一年一度的盛会中,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城市新发展。 李梅 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新媒体和网络人士分会会长,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主任 建议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 一、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时效。充分利用各级网络新媒体平台优势,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互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官方网站、门户网站、抖音、快手、移动客户端在线发布最新政策解读;制作生动有趣动画短片、漫画、H5页面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政策内容,展示医保惠民案例,使宣传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线下组织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镇开展“医保知识竞赛”,赠送政策明白卡等活动,通过有奖问答、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增加参与度,广泛激发民众学习医保知识的兴趣。 二、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实施差异化宣传,持续提升宣传队伍的专业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如针对老年人群,可组织健康讲座,讲解如何使用医保卡;对于年轻人,则可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医保的重要性;主动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如农民工、残疾人、困难人员等,提供专门的服务窗口或热线电话,确保这些群体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到应有的医保福利,解决“看病难”;举办医保政策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医保专干、医保经办人员、镇村干部、医务人员、乡村医生等医保政策宣传人员赋能,充分发挥医保政策“翻译人”作用,为群众准确宣讲医保惠民政策、答疑解惑。对于表现突出的宣传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三、进一步增加医保政策宣传透明度,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在定点医疗机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牌),公布医保报销药品目录、价格、费用结算补助比例、医疗诊治程序、手续等医保工作公开措施,从源头上强化医保政策执行透明度,缓解“看病贵”,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对于违法骗保行为严肃查处,用好“回头看”,抓好典型案例社会宣传,增强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鼓励公众对医保政策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白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新联会会员、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市公益救援队队长 建议培养我市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意识 一、完善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政策。根据教育部和民政部有关要求,教育引导中职院校学生、初高中学生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实名注册,完成志愿者身份认证;将“落实高中学生三年完成40小时志愿服务”要求修改为“初高中阶段合计完成100小时志愿服务”,将达到一星级志愿者资格作为其毕业择校优先条件。中职院校学生参照高中学生要求执行,并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生成的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证明作为考核依据。 二、加强青少年志愿服务合作交流活动。建议在全市层面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青少年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展示青少年志愿服务成果,交流青少年志愿服务经验,评选青少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健全青少年志愿者激励机制。建议进一步做实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激发服务热情,调动青少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志愿服务满300小时以上时长,可获得不同等级奖学金激励。在荣誉方面,将参与志愿服务作为评选“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荣誉的重要考量指标。市、县(区)级政府,可以每年举办一次“最美青少年志愿者”评选活动,由相关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领导亲自为“最美志愿者”颁发奖章证书。 李毅 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中介和社会组织分会会长,四川圣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建议加大国企改革力度 注入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让企业静下心来苦练“内功”。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真正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机制,规范企业经济决策、人事决策,推动企业向好发展。同时大力营造企业静下心来苦练“内功”的外部环境,让企业管理者安心工作。 二是抓住考核激励“牛鼻子”。建议市国资委以管资本为抓手,做好企业外部董事的选派工作,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储备库,加大外部董事参与企业董事会的过程管理、绩效考核和能力培训力度。同时利用法律授予国资委“国有企业考核激励机制“的职责,优化考核激励指标,做好集团公司和二级企业授权经营管理,进一步明晰管理边界,释放管理活力。 三是夯实主业谋求外延“发展”。建议市属国企聚焦主业主动扩展上下游市场,特别是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机会,主动出击对接,加强内联外引,利用国有企业金字招牌和产业基金投资、厂房招租等方式引进上下游企业落地,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 唐新卓 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巴中经开区新联会会长,巴中市丽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董事长 建议强化园区要素保障 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 一、强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集聚。盘兴汽贸园区正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议将该园区打造成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集群园区,整合梳理巴中汽车企业情况、基本信息,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将可以转型的汽车销售企业作为培育和扶持对象,通过政策引导引入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等企业进入园区,形成集聚效应,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力度。此外,建议园区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设绿色园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到园区发展。 二、完善园区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相关部门明确责任、通力合作,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发展。鼓励汽车产业的配套升级发展,搭建新能源汽车销售+配件技术指导平台、汽车数字金融平台、汽车线上销售平台,实现新能源的年审检测、二手车交易、汽车报废回收企业在园区内蓬勃发展。为企业量身定制指导意见和建议,补齐其经营短板、畅通销售渠道,为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提供动力,以推动园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引进龙头企业,发挥示范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建成后,加强对园区项目的宣传和推介,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拓宽园区招商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新能源汽车园区和园区内企业优势,提升园区知名度,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品牌企业进驻园区,让园区内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零距离服务于巴中,学习全国先进的经验、销售策略、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同时园区内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产品,通过“大手拉小手”,促进企业稳健成长。 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后劲。建议园区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2025年,希望园区加大行政审批的简化力度,推进“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川乃至于全国更多的投资商和企业到园区发展,推动园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