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川剧,又称巴渠河川剧,起源于清代,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沉淀,已成为巴中市独特的文化瑰宝。巴中市巴州区川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12月的国有巴中县川剧团,自诞生起便肩负着传承与发展巴渠河川剧的重任。 回首往昔,剧团成绩斐然。五十年代,剧团为当时的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同志演出,用精彩的表演赢得赞誉;六十年代,又为政治局委员、西南局书记李井泉同志,四川省长李大章同志,总政治部文化部长陈其通等领导献艺,展示了巴渠河川剧的独特魅力。自建团初期完成“改人、改戏、改制”后,剧团始终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为川剧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在1952年、1953年、1954年、1956年、1957年、1959年、1961年、1963年、1971年、1979年、1994年,剧团多次采取成批招收学员举办训练班集中培训的方式,还邀请名师“请进来传艺”,并选派学员“送出川剧学院学习”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川剧接班人。 巴中市巴州区川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可谓名角荟萃,作为川剧“下川东”流派的重要地域,这里人才辈出。1966年,剧团选派青年鼓司杨会春同志随西南局进京中南海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不仅是对杨会春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剧团艺术水平的高度认可。 多年来,剧团创作的剧目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四川省首届川剧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群星奖”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凭借优秀作品荣获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艺作品奖;在四川省首届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中,荣获优秀剧目奖、演出奖、导演奖;荣获巴中市“绮罗”精品工程奖。2016年,剧团应邀赴澳大利亚演出,以精湛的技艺征服了海外观众,荣获澳方政府颁发的“优秀演出奖”称号。2019年,更是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为剧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振兴川剧的四十年间,剧团精心排演了众多优秀剧目,如《斩巴蛇》《四下河南》《牡丹灯》《张飞夜过巴州》《太子贬巴州》《悠悠万民心》《裁师爷》《十八罗汉请观音》等。剧团曾三次进京,登上中南海怀仁堂的舞台,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为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在川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近日,2025年巴中市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活动在巴中市第三中学、市实验小学举办。全市[详细]
通江县永安中心卫生院,自1951年诞生以来,始终扎根基层,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作为一级甲等公立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