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
通江县民胜镇方山村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诺水河溶洞漂流
悠悠宕水旁,毛浴古镇生机勃勃,漫步在青色的石径上,传来优美婉转的二胡声。寻声而去,几位老者坐在红军石刻标语墙旁吹拉弹唱,游客坐在红军树下欣赏传统的地方戏曲,别有一番怀旧的味道……
巍巍青山下,王坪新村活力满满,错落有致的民居分布在青山绿水间,宛若绿丝绸上的颗颗明珠。放眼望去,无名英雄纪念碑屹然耸立,不时有游客前去献上一束花,陵园中播放的思念曲沉重悠长……
通江县围绕“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发展定位,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 +”“旅游 +”“文旅 +”,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绿色”旅游为支撑、以“特色”旅游为补充,打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诺水河、空山天盆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追求数量到提升品质,通江积极拓展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康体养生、现代工业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精品线路、精品产品,培育了一批高品位的新业态,目前正加速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赓续红色血脉地
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谈起县内的红色打卡地,每个通江儿女都如数家珍。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革命年代的故事在这里经久不衰令人振奋,这次我特意带着孩子一起过来,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次算来对了!”中秋假期第二天,达州市民曾先生一家三口来到位于通江县王坪村的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瞻仰长眠在这里的25048名红军烈士。
对通江而言,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就是红色。在沙溪镇红云崖村,因著名诗人梁上泉的长诗《红云崖》和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主演的歌剧《红云崖》而出名。如今,红云崖村已发展成为集红色、农耕、民宿、宗祠文化、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与红云崖村发展类似,王坪村也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保护修缮为契机,王坪村新建了12公里环线公路,将烈士陵园、总医院旧址群、村民聚居点、大城寨古城堡和”赤化全川“石刻标语观景台连成一体。
通过打“红色资源牌”,王坪村以旅游经济为主,当地居民已发展了多家农家乐,还兴办了乡村酒店。走进这些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就能吃上地道的川东北农家饭菜。
成功探索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路,对王坪村的村民来说,是一次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目前,当地逐步实现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华丽转身。
为了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中突出“红色”这个主题,通江从构建红色旅游大格局着手,全面摸清“红色家底”。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高标准完成《通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总体规划》等12个重点规划编制,为全县旅游发展勾画出蓝图。
坐拥丰富红色资源,如何促进红色旅游大提升?通江县通过高品位建设精品景区,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王坪烈士陵园为重点,以毛浴、永安、两河口、空山为节点的红色旅游带;通过提升县域旅游大环线和围绕县城周边的旅游小环线,完成王坪红色旅游环线等多条红色旅游道路建设,基本实现了A级景区快速串联,让景区强起来、环线“动”起来、旅游“靓”起来。
打造绿色康养地
绿色发展,通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江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25%,有耕地117万亩、林地420万亩、宜林地20万亩、中药材2000多种,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氧吧”。
无论哪个季节,诺水河景区的溶洞景观总能吸引大量游客,洞洞相连、洞中有洞的地下奇观堪称一绝,独特的溶洞气候,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走进诺水河溶洞里,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钟乳石奇形怪状,别有洞天,令人叹为观止,游人们不时用相机去拍摄眼前美景,记录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观感,诺水河景区管理处还对龙湖洞、仙人洞、狮子洞道路整体提升及灯光改造,同时改善洞内水环境,最大限度保证洞内湿度,在保证游客安全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好的观光感受。
与诺水河一样,空山天盆景区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走进空山镇天盆客栈,天刚蒙蒙亮,客栈老板娘就开始忙碌了,因为当天有约50余人的户外拓展团队在她家的民宿客栈吃住。
听鸟唱田园,赏天盆奇观。当年,空山林海莽莽是红军奋勇杀敌的“保护伞”;如今,莽莽林海成为人们康养避暑、“候鸟式”生活的好去处。靠着空气好、环境好的绿色资源,空山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更带动了不少群众发展旅游,走上致富路。
胜景宜人满目新。如今的通江,坚持以诺水溶洞、空山天盆、唱歌石林为依托,串联高明城市公园、谭家河湿地公园和春在湖,着力推动集旅游观光、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发展。
下一步,通江将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推动集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力争早日达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目标。
发展特色休闲地
产业发展,特色为要。除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通江还根据脱贫村旅游资源现状、交通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因村制定选择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等模式,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引导群众参与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梨园坝村位于泥溪镇西北部,四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传统民居与田园风光自然融合,素有“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第一村”“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等美誉。
“国家古村落申报成功后,这个地方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现在一天的收入抵得上过去一个月。”梨园坝村村民一边忙着接待游客一边说。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禀赋不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游玩,更让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在民胜镇方山新村游客接待中心的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方山藕园等项目建设点位,工人正紧张施工,各项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民胜镇以“田园民胜·运动方山”的发展定位,着力建设新村旅游花廊和整治新村人居环境,挖掘地方民俗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文创品牌,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大步向前。
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通江农旅融合围绕“红色、绿色、有机、富硒”金字招牌,加快推进银耳、茶叶、中药材等“六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建成了一批以新华村嘉年华农耕文化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以王坪全国中医药博览园为代表的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
在加快农旅融合的同时,通江县还着力推动城旅融合,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全力推进魅力山水红军城建设,完成了列宁公园、川陕省委党校旧址改造提升,并依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启动实施红军街项目,借力壁州廊桥,建成集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规划、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壁州创谷”,城市旅游推介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对于通江而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上天的馈赠,如何利用好这份馈赠,通江的文旅融合发展给出了答案。
巴万高速的通车,镇广高速公路、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的相继启动,旅游交通得到极大改善,文旅产业发展迸发强劲活力。
诺水溶洞旅游节、巴山年猪文化节、梨园坝古村民俗节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持续举办,通江景区景点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
依托丰富的生态、红色旅游资源,通江县坚持旅游兴县战略,奋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以传统村落、特色山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着力推动集民宿体验、观光旅游、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突破发展,加快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探诺水洞天,寻红色记忆,访空山天盆,游唱歌石林,品银耳御宴”。当前,通江正加快形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现代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产业体系,通江也正成为闻者向往、游者留恋的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