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张公庙,销售土豆300余斤。”“2019年10月,和平村,销售生姜6000余斤。”“2019年11月,和平村,销售猕猴桃2000余斤”……翻开南江县邮政分公司正直邮政支局网点工作人员彭玉梅的笔记本,纸张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年的助农成果。 从入职到现在,彭玉梅助力当地销售农特产品一万多单,销售额近50万元。并通过邮政的电商平台销售产品,为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商品下乡的双向通道提供了邮政力量。 身板瘦小,干活麻利 每天揽投包裹百余件 “80后”彭玉梅说话温声细语,2017年,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小孩,她放弃了在一线城市都市白领的生活,回到老家南江县和平镇成为了镇上邮政支局的一名普通职工,去年3月被调到正直邮政支局工作。 “婆婆,您看一下,一共53斤。”2月8日下午,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拖着一个大箱子前来正直邮政支局网点寄包裹,见老人年事已高,彭玉梅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上前帮忙,身板瘦小的她抱着这箱50多斤的腊肉,看起来也丝毫不费力。 称重、打包、指导老人填写地址和联系方式、存库,不到5分钟时间,彭玉梅便完成了这单业务。 拿到快递凭证单后,老人特意折回柜台向彭玉梅道谢:“谢谢你啊姑娘,这么重的货你帮我搬来搬去,真是过意不去。”“婆婆,这是我的工作,以后要寄包裹您打个电话,我来帮你拿。”彭玉梅笑着宽慰老人。 “今年春节,不少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没回老家过年,老人们会给在外的子女邮寄老家的香肠腊肉等,最多的时候快递包裹量一天百余件,从早上6点半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虽然工作繁重,但面对顾客的彭玉梅总是热情又细心,“现在农村地区大多是留守老人,有的不会用智能机,有的甚至不会写字,为他们揽收和寄递包裹时,肯定要多些耐心才行。” 朋友圈销售土特产 一年卖出5000余单 “以前大家对于邮政营业网点的印象就是寄信、订报和寄包裹,很多农村的老年人都不知道通过邮政还能网购。”彭玉梅回忆,刚上班那几个月,每天只有寥寥几名客户,她业绩一直不高。 2018年,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在外的老乡发出感慨,称非常想念家乡的美食椿芽。彭玉梅灵机一动,“机会来了!”她立即通过微信联系了那名老乡,表示可以主动帮他在老家代买椿芽并邮寄给他,征得对方同意后,彭玉梅当天中午便前往镇上的市场购买了椿芽,进行真空包装后邮寄了出去。 第一笔订单就这样完成了! 从那天起,彭玉梅便开始了朋友圈帮老乡买卖土特产。一开始是帮忙买,后来见当地一些村民的土特产没有销路,她又帮忙联系客户售卖。从那时开始,每到赶场天,彭玉梅6点多便前往市场,帮客户采买。 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她建起了微信群,订单从一开始几天一单变成了一天十几单、几十单。“最多的时候,一天邮寄过近50单。”彭玉梅告诉记者,如今她已经建立了4个微信客户群,群成员近2000人。 刚开始买卖的产品有当地产的香肠腊肉以及香菇、木耳、笋干等干货,还有村民自己加工的米豆腐、灰菜(魔芋)、玉米馍馍等熟食,数量少,基本上是即买即售。后来,见到当地村民种植的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滞销,彭玉梅又帮忙联系经销商和客户。空余时间彭玉梅便骑着三轮摩托车,下乡去帮助老乡运输售卖的农产品,当地的10多个村子,她早已轻车熟路。5年时间,她骑坏了两台三轮车。 “以前,蔬菜瓜果只能背到场镇上卖,卖不完就到处送人,有的甚至烂在了地里,现在通过邮政帮忙,不出远门就能将它们送到全国各地。”提及彭玉梅,村民康大娘感激不已,“真是多亏了玉梅娃儿,现在靠种植生姜我每年也能增收几千元。” 去年,彭玉梅助力销售翠红李和红心猕猴桃销售2000余单,共销售农产品5000余单,销售额近20万元。“我帮大家采买和销售都不收报酬,除了能帮乡亲们做点事,大家通过邮政邮寄产品也增加了我的业绩,一举双得嘛。”彭玉梅笑着说。 农产品上架“邮乐购” 邮政网点变身“致富站”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和农村电商的逐步兴起,不少当地村民也习惯了网购。如今,彭玉梅不仅可以为村民们办理基本邮政业务,还叠加了生活用品销售和便民服务,她还帮着当地群众将农产品上架到“邮乐购”等平台销售。 在正直邮政支局营业厅的货架上,摆放着香肠腊肉、土鸡蛋、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我们除了把乡镇土特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外地,还面向村民销售农用、生活用品,村民可以直接在店内选购,我也可以帮他们在网上选购。在‘邮乐购’的电商平台,只要看中哪件商品,我就可以帮他们代购。”彭玉梅告诉记者,“这些农产品绝大部分采购自当地,质量有保证,价格相比其它销售渠道更便宜。” 对于当地不少村民而言,能常常来邮政营业点购买心仪产品,别提有多方便。春节前,不会使用智能机的正直镇居民刘玉兰老人,请彭玉梅帮忙在“邮乐购”平台买了两袋小麦粉,“我们老年人不懂网购,要买东西就来找玉梅娃儿,她特别热心,我们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问她。” “对现在的工作我很满意,除了每个月有不错的收入,还因为我的工作方便了群众领取、收邮件,让村民可以享受到购物、销售一站式综合服务体验,也改变农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提高生活品质还能助力他们致富。”彭玉梅说,看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她也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