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中市对外宣传服务中心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访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何源 ...

2022-2-17 16:04|编辑: 石凤琼| 查看: 5953| 评论: 0 |来自: 巴中日报

放大 缩小
简介: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创建一批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全市科技系统如何贯彻落 ...

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创建一批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

全市科技系统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哪些内容?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何源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市科技局是如何抓好市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的?

何源:全市科技系统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一是在深入学习中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发展信心,担当历史使命。二是在深入宣传中凝聚人心。我们组织了五个宣讲小分队,深入科技企业、创文包保社区、定点帮扶村开展宣传宣讲。同时,通过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线上图文宣传资讯,掀起学习热潮。三是在深入贯彻中彰显决心。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抓手,重点在培育创新主体、创建创新平台和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巴中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记者: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科技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明显提升。请谈谈完成科技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明显提升的目标,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发力着力。

何源:“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按照“五个显著提升”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全力助推巴中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文旅新区建设。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达到1%,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培育一批企业创新主体。引育3至5家专精特新领军企业、累计培育100户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户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以上。二是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争取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巴中布局基地,加快建设厅市共建秦巴山区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三是建设一批企业研发平台。支持意科碳素、建丰林业及以“两瓶酒、一块肉、一瓶水”为重点的食品饮料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研发平台。力争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创新及孵化平台50家以上,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记者: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院士专家康养院、创新园和“试验田”。请谈谈“一院一园”以及“试验田”的布局和主要功能。

何源:我市院士专家资源非常丰富,想要挖掘利用好院士专家顶尖资源,首先要营造好创新环境。建设“一院”,即在文旅新区建设院士专家康养院,主要是为院士专家来巴提供休闲康养,引进的科技成果在巴中落地转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承办国内外重要科技论坛等。建设“一园”,即在巴中经开区建设院士专家创新园,主要是为院士专家科技研发提供主阵地、为科技人才汇聚提供主场所、为创新产品展示提供主平台,建设创新园也是我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多点”,即在全市建设多个院士专家“试验田”,主要是为南江黄羊、空山黄牛、青峪黑猪等巴中本地特色资源,建立多个特色产业研发试验基地。

记者:市党代会提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简单的一句话实质涵盖的内容很多,请问接下来我们以什么具体措施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何源:一是拓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型平台,建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巴中分中心。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增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星创天地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加大中试研发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产业中试、检验检测、成果熟化转化基地,支持巴中经开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重点产业链研发需求,建设一批新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坚持市场导向,整合行业创新资源,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引导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与巴中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三是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和提高科研人员获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等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程序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人员奖励。鼓励企业以股权奖励、现金奖励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在巴中落地转化并产业化的重大科技成果,采取“一事一议”给予支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推荐阅读

客服中心

返回顶部